考生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务工作人员管理,有违纪、作弊等行为的,将依规处理,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涉嫌违法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考生应在健康打卡系统持续打卡,如有忘打、漏打卡的情况,不要担心,请按照打卡要求继续打卡,无须补打,不影响正常参加考试,但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务必进行打卡反馈结果。
考生进入考点时,应主动出示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健康码(首场考试需提交72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交工作人员核验;考生须凭有效居民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
请及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阅并重新下载打印准考证(此前已按照考点通知要求重新打印了准考证的考生可登录研招网查阅核对,无误则无需再次打印)。
加强自身防护,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考前非必要不外出,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或参加聚集性活动,外出时全程佩戴口罩,人际交往保持安全距离,确保身体健康。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足睡眠,以最佳状态从容面对研考。
请考生提前打印好《准考证》,认真阅读考生须知及特别提醒。根据核酸检测结果和“一类一策”的要求,考生的考场和座位号可能会发生变化。
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的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上,由监考员逐一收取。自命题科目,由考生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或者答卷)装入原试卷袋内并密封签字。经监考员逐个核查无误后,方可逐一离开考场。
高校报考点的核酸采样检测工作由各高校统一组织实施,请考生密切关注高校的有关公告。
为确保所有考生考点考场准确无误,所有考生务必在上述时间登录研招网对自己的考点考场进行再三查看和确认。考生务必保持电话畅通。
我省所有考场均为视频监控考场,考生违规行为可通过考场视频录像回放进行认定,请考生诚信应考。
按照本市研考最新防疫要求,考生在考前须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做好健康安全第一责任人。
考生要切实履行个人防疫责任,严格管理个人行为,加强个人防护,做到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考生考前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考试期间“两点一线”,往返考点途中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从即日起,考生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每日登陆“辽宁研考”微信小程序填报相关信息,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往返考点途中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做好自己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请考生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登录“黑龙江省2023年研考健康打卡”,用户名为报名预留手机号码,密码为身份证后6位,每天打卡一次。
考生须继续登录“黑龙江省2023年研考健康打卡”完成每日打卡,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考前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做好自己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即日起,考生须做好个人健康监测,考前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做好自己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考生须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地区,不聚餐、不参加聚集活动、不出入公共场所,当好自己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确保顺利参加考试。
考生须做好个人健康监测,考前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做好自己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各市、各生源高校考前为考生专门设置核酸检测点,请考生凭准考证,于考前3天(2022年12月21日—23日)在专门核酸检测点完成每日核酸检测,考试期间在考点按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实行单人单管。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请考生尽快回到报考所在地,随时关注并严格遵守当前所在地及考点所在市最新疫情防控规定,提前谋划,合理安排行程,以免耽误考试。
考试结束后,考生要严格按照监考员指令,佩戴好口罩有序错峰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出考场后不得在考点内滞留。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优化自学考试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根据教育部办公厅《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结合我省自学考试专业报考情况,经与主考学校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决定自2025年下半年起停考土木工程等5个专业。...
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开始推行专业“大类招生”的录取和培养模式,尤其是在很多双一流高校中,那么大类招生是什么?大类招生有哪些模式?对考生报考又有什么影响?本文整理了相关信息,一起来看!...
2月16日,山东大学发布《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本科专业设置及调整情况》,其中提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26个,当前在招专业9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