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上报名阶段
1.报考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哪些基本学历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时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2.获得关于硕士研究生报考信息的官方途径有哪些?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官方网站和招生单位官方网站。
3.推免生还能参加统考吗?
在规定截止日期未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可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内选择报考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4.军队在职军官该如何报考硕士研究生?
根据中央军委的相关文件规定,除“强军计划”以外,原则上不再安排在职军官到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攻读研究生。现役军人报考军队系统的招生单位,应按照军队相关部门制定的招生政策报考。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6.“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的报考步骤是什么?
报考少数民族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的考生在研招网填写申请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资格相关信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线审核通过后,即可报考该专项计划。
7.报考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只能报一所学校一个专业吗?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8.网报期间,已网报成功的报名信息,考生是否可以进行修改?
报名期间,考生可进行网上报名信息修改或重新填报,每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但需提醒的是:“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等三项关键信息,在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无论报考费支付与否,均不得修改。如需修改,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内,取消已填报的报名信息,重新进行报名并支付报考费。
9.暂无工作或学习单位,如何填写?
按实际情况填写,可填无。
10.没有档案可以参加研究生考试吗?如何填写档案所在地?
不影响网上报名,具体事宜需咨询报考单位。如实填写档案所在地信息。
11.毕业院校已更名,下拉菜单里面显示的是更名后的院校名称,如何填写毕业院校名称?
建议填写的毕业院校和毕业证以及电子学历注册备案表上的毕业院校名称一致。
12.联系方式一定要填写吗?
考生的联系方式要填写准确有效,以便招生单位或报考点联系。
13.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怎么办?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根据招生单位要求提供相应核验材料,具体时间和要求可咨询招生单位。
14.如何判断是否已经网报成功?
统考填报结束后将生成9位数字的报名号,且成功缴费后才算网上报名成功。
15.为什么在网上支付成功仍显示“未缴费”?
由于各银行系统的差异或网络稳定因素,有可能不能及时反馈缴费是否成功。考生可在第二天进行查询,确认是否已经划款,如果确认缴费成功并且对应的报名号无误,即使报名系统显示“未缴费”也不会影响报名。
16.如何进行报考不成功考生退费?
对于在报名过程中取消报考信息、重复缴费、未进行或未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其缴纳的报考费由研招网对账结算后统一进行退费处理。为确保退费顺利进行,在此提醒:考生不要急于注销支付账户,发现问题请及时与研招网客服联系。对于已通过网上确认的考生,因已启动考务组织程序、安排考试资源,故一律不予退费。
二、网上确认
17.网上确认是确认哪些信息,考生需要哪些操作?
网上确认主要是招生单位和报考点全面审核考生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以确定考生的报考资格。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如:提交本人电子证件照、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生证)等。凡符合所报考招生单位和所选报考点要求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确认,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网上确认或因自身原因未被审核通过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
18.网上确认重要步骤有哪些?
考生可选择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完成信息确认。凭在“研招网”网上报名系统的用户名及密码登录网上确认系统,并须认真阅读报考点上传图像要求,务必在规定时间内上传完毕,并注意查看审核结果。如未通过审核,应根据提示按时补充提交相关材料。考生须确保填报及上传的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如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即取消其报名资格。
19.网上确认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当年《北京市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以及报考点网上确认的相关公告,并确保填报信息准确无误。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或因考生本人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提交虚假材料及未按要求提交所需材料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确认的具体时间以报考点公告为准。网上确认开始前,各报考点将发布“网上确认考生须知”,考生须及时关注。
(3)考生须在“研招网”报名系统完成网上报名并缴费成功,未全部完成网上报名步骤或未缴费的为无效信息,不能进行网上确认。
(4)按照“研招网”网上确认的要求,考生通过使用手机或电脑上传证明材料以完成网上确认手续。凡系统反馈“审核通过”的,说明该考生已顺利完成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信息确认工作;凡提示“审核不通过”的,考生须根据考点要求按时补充材料,否则无法完成网上确认。
(5)考生应合理安排网上确认时间,尽量避开截止日期高峰时段,避免网络拥堵影响网上确认。
20.网上确认时是否可以补缴报考费?
不能,网上支付报考费要先于网上确认完成。选择北京市各报考点的考生,提交网报信息后,须于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前,以“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报考费。缴费成功后,考生应持报名编号在报考点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否则报名无效。考生务必于网上报名期间支付报考费,逾期不接受补缴费。
21.网上确认时,是否可以修改报考信息,在哪修改?
网上确认时不能再修改报考信息。
22.错过网上确认,还能不能补办?
逾期不能补办。
23.网上确认结束后,考生还需要关注哪些事项?
网上确认通过的考生,即报名完成,应随时关注报考点发布的公告,以免错过重要考试信息。未进行网上确认以及最终未被通过审核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其报名费将由研招网信息平台在数据核查结束后(预计在12月底前)退回原支付账户。为确保退费顺利进行,在此提醒:考生不要急于注销支付账户,发现问题请及时与研招网客服联系。
三、考前准备阶段
24.如何下载打印准考证?需要注意什么?
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一经发现将按违规处理,取消考生考试成绩。
25.参加考试要携带哪些证件?
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26.研考初试对进入考场需携带的物品有什么要求?
考生只准携带2B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招生单位在准考证上注明的所需携带的用具除外)进入考场。不得携带任何书刊、报纸、稿纸、图片、资料、具有通讯功能的工具(如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照相、扫描等设备)或者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一经发现将按违规处理,取消考生考试成绩。
27.考试期间如果发现遗漏了重要文具怎么办?
考生在考场内不得传递文具、用品等。可以举手向监考员问询,不要跟其他考生说话,否则将按作弊处理。
28.参加研考初试,考前手机存放需要注意什么?
手机须放在考点规定的指定位置,并且要处于关闭状态,包括闹铃等提醒设置都要关闭。一经发现将按违规处理,取消考生考试成绩。
29.如果考试开始时,发现考卷有印刷问题,我应该怎么做?
如遇试卷字迹不清、漏印、重印、缺页等问题,可举手询问;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
30.如果考试迟到了,晚多久就不能进考场了?
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准进入考场参加当科考试。
31.考试中是否可以提前交卷,可以提前多久交卷?
可以提前交卷,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当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
32.看到考试违规违纪行为,应该向哪儿举报?
可向考点研招办举报或拨打北京教育考试院研考期间的监督举报电话(010-82837135)。
33.如果忘记报名账号不能下载打印准考证应该怎么办?
请点击登录页面的“找回用户名”或“找回密码”链接,根据页面提示输入用户名、姓名、证件号码等信息找回。
34.考试时可以带计算器吗?
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均不允许携带使用计算器,自命题科目考生不得自行携带计算器。
35.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立即停笔并停止答题。统考科目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上,由监考员逐一收取。自命题科目,由考生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或者答卷)装入原试卷袋内并密封。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草稿纸带出考场。一经发现将按违规处理,取消考生考试成绩。
36.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材料参加考试会有什么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法律规定,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材料参加考试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7.找人代替考试会有什么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刑法修正案(九)》法律规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8.参与组织作弊会有什么后果?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法律规定,在国家规定的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属于情节严重。
四、成绩查询
39.考生何时可以查询初试成绩?
具体公布时间需查看考生所报考招生单位发布的公告。
40.考生如何查询本人的初试成绩?
考生可以通过研招网或者招生单位公布的方式查询本人的初试成绩。
41.考生查询初试成绩时需要哪些信息?如果忘记准考证号怎么办?
考生在查询初试成绩时,需要用到的信息主要包括:报考单位,准考证号,姓名,证件号码等,具体要求需要查阅招生单位发布的相关信息。如果考生忘记准考证号,可向招生单位查询。
42.考生如果对本人成绩有异议,能否申请成绩复核?
可以。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报考单位申请成绩复核。
43.考生成绩复核范围有哪些?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成绩复核仅限于复核考生答卷是否存在有漏判、成绩累计错误、登分录入错误等情况。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不属于复核范围。
44.如果考生对成绩复核结果仍有异议,怎么办?
若考生对招生单位的成绩复核结果仍有异议,可以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招生单位向北京教育考试院提出成绩复查申请。
五.复试调剂录取
45.对于考生在参加复试过程中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如何处理?
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其所在单位,由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在国家规定的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属于情节严重。
46.考生如何参加调剂?具体流程是什么?
(1)考生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调剂系统;
(2)考生在填报志愿前需认真阅读各招生单位在其院校信息栏目里及其它途径发布的调剂办法,查询各招生单位的计划余额信息;
(3)考生通过调剂系统选择已发布余额的招生单位和专业研究方向,如符合招生单位设置的调剂报考条件,可填报调剂志愿(可一次填报三个平行志愿),填报后的调剂志愿在招生单位设置的时间内(不超过36小时)不允许修改(每个志愿单独计时),以供招生单位下载志愿信息和决定是否通知考生参加复试,锁定时间到达后,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4)考生提交调剂志愿后,招生单位将反馈其是否能参加复试,请考生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招生单位复试通知。如果收到复试通知,请考生按照招生单位的调剂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通过调剂系统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没有通过复试或者被招生单位拒绝的考生,可修改成其它志愿继续申请调剂;
(5)考生在复试结束后,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将收到招生单位发送的“待录取通知”,考生接到招生单位的“待录取通知”后,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系统确认,否则招生单位可取消“待录取通知”。
47.考生申请参加调剂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1)考生在查看计划余额时,要注意查看招生单位设置的调剂申请条件;
(2)填报调剂志愿时,手机号码是招生单位与考生联系的一个重要渠道,请考生准确填写;
(3)考生一旦接受“待录取通知”,表示调剂录取完成,不能再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
48.考生是否可以接受两个“复试通知”?
考生可以同时接受两个(或多个)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互不影响。接受了一个志愿的“复试通知”,不会影响其他志愿,但是招生单位可以看到考生收到“复试通知”的历史记录。
49.考生如何参加体检?
考生体检由招生单位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招生单位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本单位体检要求。
50.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如何进行?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招生单位在复试的同时将组织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招生工作部门、导师与考生交谈,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或者采取“函调”或“派人外调”的方式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1.招生单位如何录取考生?考生如何查询到自己的录取结果?
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报考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经招生单位统一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后,才能办理有关录取手续。未经招生单位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考生可在招生单位网站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进行录取结果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