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举行 刘圣博摄影
9月16日至17日,第十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我校举行,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外150所高校的370件作品参加总决赛。
本次大赛以“十年风华,赋能未来”为主题,设立“海洋能源高效开发与利用装备”“油气绿色高效开发装备”“新能源制备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其他能源装备”“企业命题”六大赛道,参赛项目涵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多个技术领域,从深海到航天,从高端顶尖技术到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充分展现了广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本领,体现了石油装备的创新发展趋势和石油装备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性价值。
开幕式现场 杨安摄影
9月16日,大赛总决赛开幕式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陶文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书记王勇,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会长刘宏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雪梅,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陆莹,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峻乔等领导出席开幕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周鹏主持开幕式。
党委书记王勇致辞 杨安摄影
王勇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建校70周年,学校70年来始终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己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于2014年发起举办首届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创办10年来,大赛规模和层次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希望通过本次大赛进一步夯实创新教育、促进学术交流、展示创新成果,促使更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赛自今年6月份启动,经过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370支团队从1654支报名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决赛团队通过路演与答辩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比拼。
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学校副校长周鹏观看作品展 杨安摄影
在路演现场,来自浙江大学团队研发的“深海仿生机器人”以狮子鱼的独特外形,吸引了专家驻足。团队成员阮东瑞介绍,项目从深海狮子鱼的身体结构中获得了灵感,设计了一只可以在深海遨游的软体机器人,首创了“软基体-硬散布”的融合体设计理念,将电子器件的耐压本领提高120%,使其可承受马里亚纳海沟10900m超高水压,推动了软体机器人在深海工程领域的应用,相关研究在Nature杂志上发表。
团队进行答辩 盛慧茹摄影
在答辩现场,370支团队汇报作品的创新点、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全液压智能莲藕采收作业装备”团队介绍道,团队研发的多孔旋转射流结构装置解决了藕塘作业过程中射流回路堵塞装备的难题,填补了因藕塘作业环境复杂水力系统吸水口杂质堵塞的问题。
经过角逐,浙江大学《深海仿生软体机器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井套管水下等离子弧熔融拆除关键技术研究》等36项作品获一等奖,哈尔滨工程大学《深水管道内封堵器及快速复产系统》等75项作品获二等奖,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北斗导航双碳节能多能源驱动海水制氢集群》等251项作品获三等奖,授予浙江大学《深海仿生软体机器人》、西安石油大学《超强低损伤射孔弹综合优化设计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废料”变“燃料”——新一代工业有机废液高效清洁焚烧关键技术与装备》3个作品“能源装备之星”称号,同时评选出44个优秀组织单位及36名优秀指导教师。
大赛期间还举办了人才交流会和企业招聘会。石油行业专家们就行业形势及石油装备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拓宽了石油装备历史发展、装备信息化技术、装备安全技术等方面的视域。
“这次比赛让我们受益很多,接触到很多有创新性的东西。有一项金属表面防腐与密封技术令我大受震撼,他们将喷射电沉积应用于密封,从最经济的角度切入,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镍基枝晶型水分解电极制备装置与工艺探究”团队成员吴鸿坤表示。
第十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举行 杨安摄影
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于2014年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起设立。赛事以“竞赛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围绕能源装备的技术创新,打造研究生创新交流实践平台,打造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满足国家装备制造业高层次人才需求,促进国家能源装备业创新发展。